Monday, November 28, 2016

概括非腫瘤性唾液腺疾病 (下)



上期我們介紹了唾液腺的功能及相關的毛病。今期我會繼續談及其他常見的唾液腺疾病,如唾液腺結石。

結石的成因尚不肯定,但有可能跟唾液分泌減少和口腔受細菌感染有關,而唾液腺結石與膽石和腎石則沒有直接關係。結石所引致的病徵取決於結石的大小,較小的結石會導致短暫口水腺管閉塞後自然排出,受影響的唾液腺會有短暫的疼痛和腫脹,甚致沒有任何症狀。但若是體積較大的結石,則會困在腺管內,導致口水不能排出而引起持續疼痛和腫脹,因為進食會刺激唾液分泌,所以大多數患者會在用餐時感到唾液腺腫脹和疼痛,而累積的口水則會在數小時後被身體慢慢吸收。

然而,被困的結石會引致唾液腺復發性感染,累積而靜止的唾液會形成更多結石,持續的發炎和感染會導致口水腺管收窄、唾液腺萎縮及失去功能。因此,要找出結石的位置十分重要,X光檢查是最方便及傳統的方法,但很多腮腺結石是不能從X光檢查中看到的。現時,超聲波掃描已逐漸取代X光成為可靠的第一綫診斷方法,它可以確定結石的位置和大小,同時亦可檢測唾液腺其他病理如腫瘤。

在去除結石方面,傳統上在腺管淺層的結石是通過切開口腔粘膜,打開唾液腺管,然後將結石移除。可是,要根治更深入的結石,則需要手術切除整個腺體。當然,外科手術是存在一定的風險,其中神經綫損傷是最嚴重的後遺症。

隨著內窺鏡技術的不斷演進,醫生現在可以將一枝3至4毫米的唾液腺內窺鏡放入唾液腺導管內,它可以看到一些超聲波掃描錯過了的細微管道病變,繼而進行精確的微創手術。手術前可進行局部麻醉,醫生會在導管出口做一個微小切口,然後放入專門設計的內窺鏡,以目視檢查整個管道,找出並經內窺鏡管道治療結石或管道收窄,結石可通過一個專門設計的籃子和鑷子去取出,而較大的結石則需要以激光碎石後取出。取出結石後,醫生會檢查管道末端是否同時存在多粒結石或管道收窄,而狹窄的管道可以特殊的氣球把它擴張。

唾液腺內窺鏡正逐步取代其他影像學檢查,成為診斷和治療唾液腺阻塞性疾病的首選療法,單獨或結合外科手術,可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高風險唾液腺切除手術。



耳鼻喉專科  陳慶生醫生





資料來源:www.entific.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Monday, November 21, 2016

概括非腫瘤性唾液腺疾病 (上)




我們很少留意自己的唾液腺,但千萬不要小看這幾個腺體的功能。人有三對唾液腺,又名口水腺,分別為腮腺、頷下腺和舌下腺。腮腺位於耳珠下方,頷下腺位於下巴骨的下方,而舌下腺則位於口腔內舌下的位置。我們的唾液腺每天分泌1.5升唾液 / 口水。唾液大部分成份是水,其它成份包括消化酵素、生長因子、殺菌酵素和免疫球蛋白。其功能包括保持口腔衛生、幫助牙齒健康、提升味覺感應、協助吞嚥及消化、提高對聲音的敏銳度和咬字發音的清晰度。若唾液因病而分泌不足,便會導致口臭、蛀牙、口腔潰瘍、說話及吞嚥困難。

常見的非腫瘤性唾液腺疾病包括腮腺炎、口乾症和唾液腺結石。急性腮腺炎又名“生痄腮”,通常影響耳朵下方的腮腺,它通常由病毒感染而引起。在有腮腺炎疫苗接種的年代以前,這是一種常見於兒童的傳染病。現在所有香港的學校都會安排醫護人員為學生接種麻疹、腮腺炎及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疫苗),所以“生痄腮”已很少見了。目前,大多數腮腺炎都是由細菌感染而引起,而患者大多數是成年人和長者,他們大多數是因為口腔衛生不佳、脫水、免疫功能下降和唾液腺管被結石梗塞,讓口腔內的細菌有機可乘,經唾液腺管進入腺體而引致唾液腺被細菌感染。患者會發燒,腮腺位突然腫脹和劇痛。如果不及時治療,有可能形成膿瘡。急性腮腺炎的治療包括補充足够的水分、抗生素和保持唾液腺分泌暢通。唾液分泌會因為精神壓力、藥物、輻射和自身免疫性疾病而減少。

還有,精神壓力會增加交感神經訊號而減少唾液分泌。某些藥物如精神科藥物、抗敏感、抗組織胺藥,以及用於治療高血壓的利尿藥,都會減少唾液分泌而導致口乾。唾液腺非常容易被輻射損傷,因此大多數曾接受放射性治療的頭頸腫瘤患者都會經歷一定程度的口乾症。他們上街時,往往都需要帶備一瓶水以補充水份,但隨着放射性治療技術的進步,現今的三維強度調控放射性治療法已大大降低輻射對唾液腺造成的損傷。

另外,有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的病人較容易口乾,其中一種疾病名為修格連氏症候群(Sjögren's syndrome),又名乾燥綜合症,主要是自身免疫系統過於活躍,導致B淋巴球增生,製造許多自身抗體攻擊唾液腺和淚腺而導致口乾和眼乾。

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經唾液腺管帶到口腔。這細小的管道若因收窄或結石而造成阻塞,便會導致經常性的唾液腺發炎。我們將會在下一篇文章繼續討論有關疾病。


耳鼻喉專科  陳慶生醫生





資料來源:www.entific.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Monday, November 14, 2016

耳鳴成因

 


曾有病人說:「醫生醫生,我成日都聽到些怪聲,是否患有耳鳴?」

耳鳴簡單可分為外在及內在兩種因素,以後者較為常見。內在因素指耳朵在沒有外來聲音的刺激下感覺耳內有聲響;外在因素的情況相反,指耳朵聽到一些微小但實在的外來聲音。

導致內在耳鳴的成因眾多,但無論是什麼原因,均與患者的腦部中樞神經系統有關連。這是由於耳蝸或耳朵神經產生異常訊號到大腦,使它誤以為有聲響。另外,在訊號傳遞中,因接觸到腦部負責感覺、情感的腦部邊緣系統 (Limbic System) 及自主神經系統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患者的情緒往往因而受到影響。與此同時,耳鳴在情緒反應下亦有機會因而加重或減弱。

內在因素導致的耳鳴可分為五大類,包括:

(一) 耳朵問題 - 退化、耳水不平衡、耳骨硬化或發炎及耳垢堵塞等。
(二) 神經線受損 - 頭或腦部受傷、神經線上長出良性神經線瘤等。
(三) 感染 - 內耳神經受到感染或腦膜炎。
(四) 藥物 - 某些藥物可引起耳鳴,如阿士匹靈或抗抑鬱藥等。
(五) 其他 - 顳下頷關節(俗稱:牙骹)出現問題

治療前,耳鼻喉專科醫生會檢查患者的耳朵是否有明顯症狀,如耳膜穿孔、中耳及頸部有否出現不正常的血管、聽覺受損、神經或牙科問題等。之後會檢查患者的聽力,當中包括聽力測驗及耳鳴音量配對(將耳鳴音量及音調與外來聲音進行配對),這可讓醫生分辯患者的耳鳴類別及有助檢定治療前後的耳鳴情況。

如果在初步檢查中懷疑患者有內科疾病引致耳鳴,亦可通過抽血檢驗包括血色素、甲狀腺、維他命B及血糖等等。若懷疑耳鳴的成因與神經線有關(如持續耳鳴或聽覺受影響),可透過磁力共振(MRI)作進一步的檢查。若懷疑是心跳血管性耳鳴,則可透過電腦素描檢查是否患有良性血管瘤。

至於外在因素導致的耳鳴,除了病人本身會聽到聲音外,醫生在檢查時也有機會聽到。其成因包括頸部動脈血管收窄,又或是不正常血管瘤在內耳或中耳(使如心跳聲的聲響傳到患者耳內),上顎肌肉抽搐或患者耳朵內自身發出聲響。




資料來源:http://entific.com.hk/tinnitus-causes.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Monday, November 7, 2016

翻聽自己把聲特別高音 點解嘅?

WhatsApp錄音大家每日都用,日日都聽別人的錄音,但翻聽自己的聲音時,總覺得怪怪的,連身邊朋友都十居其九討厭自己的聲音,到底為甚麼?

原來你說話的聲音,與別人接收到的聲音,是透過不同渠道傳入耳中的。耳鼻喉專科醫生黃德彰解釋:「耳朵構造分三部份,外耳、中耳及內耳。說話時聲帶震動,聲音從耳咽管傳送至中耳,加上頭骨的震動,我們於是能近距離聽到自己的聲音。」至於別人聽我們說話,聲音要經空氣傳播,加上距離及環境等外在因素,所以聽到的會是另一把聲音。

另外,黃醫生又解釋,我們自己聽到的聲音,會比別人聽到的低音。「要聽到低音頻,需要的音量要比較大。自己的聲音在體內傳送,距離近自然可聽到全部中音及低音。」然而,別人聽我們說話,由於距離較遠,只能接收高音頻,聽起來當然較高音。

錄音內的自己聽起來古怪,日本機械人專家森政弘,就曾用「恐怖谷理論」解釋人為何會討厭聽自己的聲音。原來對於越熟悉的事物,只要輕輕有一點差別,我們都會覺得古怪不安。事實上,你的聲音根本不古怪、不難聽,只是你聽不習慣而已!











參考資料: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wellbeing/art/20160822/19745176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