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17, 2016

唾液腺腫瘤的類別



一般而言,大部份唾液腺腫瘤都生在淺層位置,病人會察覺到耳珠下方有明顯的腫塊慢慢變大。然而,深葉唾液腺和小唾液腺腫瘤則長於口腔裹形成腫塊,因此較難察覺,但幸好大部份唾液腺腫瘤是良性的,當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是多形性腺瘤。

多形性腺瘤大多出現在腮腺,其次為頜下腺,以中年女性較易患上此症。它通常是一個單一的腫塊,其質地較硬,邊界呈不規則形狀。雖然多形性腺瘤是良性,但它會逐漸變大而影響鄰近正常組織,若不切除,若干年後會有機變惡性。

第二個常見的唾液腺腫瘤是沃辛瘤,又稱淋巴樣乳頭囊狀腺瘤。這是一種生長較緩慢的良性腫瘤,男性和吸煙者較易患上。沃辛瘤一般長在腮腺尾部,其質地較柔軟及由多個囊腫物組成。相比多形性腺瘤,他們生長較緩慢,並不太具侵略性,正正是這個原因,患者往往會忽略它的存在,而任由它生長到嚴重影響面部輪廓的地步,此時,因為腫瘤太大會導致反覆出血和感染。另外,惡性唾液腺腫瘤是比較少見的,而患有乾燥綜合症 ( Sjogren syndrome)的病人患上惡性腮腺淋巴瘤的風險較高。

上文提及,多形性腺瘤患者如不切除,將來有很高的風險轉變成惡性腫瘤。所以,上述兩個情况的病人應留意自己的腮腺有否突然快速地長出腫塊,因惡腫瘤的增長速度是十分快的。其它惡性腫瘤的特徵包括:淋巴結轉移/擴散、皮膚變紅、疼痛和面部神經麻痺/癱瘓。因唾液腺內和附近藏有多組淋巴結,有時變大的淋巴結亦可像一個唾液腺腫瘤,因此,要準確地診斷唾液腺腫瘤,必須利用先進的影像掃描和細胞檢查。

所有唾液腺腫的病人都必須接受超聲波掃描。超聲掃描可以檢測及初步區分唾液腺病理和其他頸部病理,如淋巴結變化,它也可以測量腫瘤的位置和大小,並可引導微針到腫瘤核心位置抽取細胞做病理組織檢查。對於較複雜和深層的腫瘤,則需要電腦掃描和磁力共振的恊助,去達到準确的診斷,繼而降低手術的風險。




耳鼻喉專科  陳慶生醫生





資料來源:www.entific.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Wednesday, October 12, 2016

治療唾液腺腫瘤



治療唾液腺腫瘤前,醫生會建議先進行抽針細胞檢驗。由於不是百份百準確,因此,所有唾液腺腫瘤都應以外科手術切除以肯定腫瘤的類別和防止面部出現併發症。

傳統的腮腺瘤切除手術,切口是由耳朵前面一直延伸到頸部,因此頸部傷口明顯且不美觀。最新的拉面皮手術,便可避免此情況,因其切口可將傷口隱藏在髮線內。加上隨著內窺鏡手術的普及化,醫生在內窺鏡的輔助下,可用更小的切口切除某些位置的唾液腺腫瘤,從而大大提高了美觀效果和患者的滿意度。

醫生進行淺葉腮腺瘤切除手術時, 為了防止腫瘤復發,會將腮腺瘤與周邊連接的部份正常唾液腺組織一併切除。我們的面部神經分支是隱藏在腮腺內,因此面部神經有機會損傷而導致麻痺。事實上,大部份面神經損傷都是因手術期間神經線受到過度拉扯而導致短暫面肌無力,在此情況下,患者只需服藥,面部功能便可在幾星期內復原。然而,如果神經線被意外切斷,即使立即接駁在一起,面部都會出現明顯的不對稱。所以,外科醫生必須非常熟悉面神經線解剖及在手術中加以保護,他亦可利用面神經監測儀器確定其位置以避免損傷面神經,此儀器在復發和複雜的腮腺瘤手術中是不可或缺的。

在進行此項手術時,藏在腮腺腫瘤內的耳大神經通常亦會無可避免地被切除,由於它是一條供應耳珠感覺的神經線,耳珠會短暫失去感覺及難以佩戴耳環。而切除腮腺手術的另一常見晚期併發症是弗雷綜合症,這是因皮膚的汗腺受到唾液神經線刺激所致,患者在進食或飲水時腮腺皮膚會大量出汗。如情況嚴重,可利用肉毒桿菌注射以作有效及持久的治療。

治療惡性涎腺腫瘤則較為複雜, 需要涉及大規模的根治性切除和重組手術,而周圍的淋巴結亦可能需耍通過頸淋巴結清掃術去切除。大部份患者均須接受術後放射治療以防止腫瘤擴散或復發。


耳鼻喉專科 陳慶生醫生





資料來源:www.entific.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Monday, October 3, 2016

創傷性疤痕護理須知

即使每天都對肌膚呵護備至,但如偶一不慎撞傷或擦傷,在臉上或身體上留下因外傷導致的「創傷性疤痕」,都總教人苦惱不已。要減低這些疤痕對外觀的負面影響,在護理方面便需格外用心。
 

 
 
如因擦傷而令皮膚出現損口,即使面積不大,但亦有可能會被肉眼難以發現的異物藏入傷口中,有機會令傷口長期難以復原甚至引起發炎,即使傷口最後癒合,留在傷口中的異物也可能會逐漸沉澱,造成「創傷性紋身」,令疤痕顏色明顯。
 
因此,一旦遇上創傷,又不想日後留下不雅觀的傷疤,傷口應交由醫護人員處理,
而為防止創口發炎,耳鼻喉專科醫生會處方抗生素藥膏或口服抗生素藥物,而在傷口癒合後,耳鼻喉專科醫生亦可指導病人以特別的按摩方式,改善疤痕狀況。
 
其實,創傷性疤痕與所有疾病一樣,都是預防勝於治療,各位讀者在進行各項運動時,亦應做足預防措施,例如戴上頭盔、護膝等,傷口癒合需時,病人應保持耐性,期間可定時由耳鼻喉專科醫生視察復原進度。
 
病人在傷口癒合期間,應做好防曬功夫,並繼續保持均衡飲食,但應避免進食任何可導致敏感、或是以生魚烹調的食物,而吸煙及二手煙均可令傷口癒合的時間延長二至三倍,及癒合質素受損,需小心留意。
 
 
 
 
 
參考資料: www.entific.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Tuesday, September 27, 2016

治療頸部淋巴結腫大



頸部淋巴結腫大的治療方法各有不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正確的診斷。

頭頸部的癌症在早期階段轉移到頸部淋巴結是頗常見的。身體大多數的癌症轉移到淋巴結都是不治之症,但幸運的是在頭頸部位,頸淋巴結轉移是可以用手術、放療和化療來控制。

頸部淋巴結可以通過一種叫做頸淋巴結清掃術的手術移除。頸淋巴結清掃術有許多不同類型,但它們的目的都是在清除最多癌細胞的同時,亦保留最多功能性頸組織。頸淋巴結清掃術通常會與化療及放射治療一起進行以取得最佳局部控制率。故此,頸淋巴結轉移的患者並非等於患上絕症,他們大多可利用上述的治療方式治癒。

肺結核淋巴結的治療一般包括服食為期9個月的抗肺結核抗生素。有肺結核病歷的病人會比普通人有更容易有肺結核病復發。要防止復發,足夠的休息和營養對預防復發是非常重要的。

頸部淋巴結和身體其他淋巴結同樣會患有原發性淋巴瘤, 而涉及頸部淋巴結的淋巴瘤和白血病亦有很多種。這區域的淋巴瘤最常見的是B細胞淋巴癌。它是一種對化療反應非常好的淋巴癌,通常可以結合化療及標靶治療, 達至痊癒.

在頸部有其他組織, 當有病變脹大時都會像變大的淋巴結。最常見的頸部良性腫瘤為脂肪瘤及神經纖維瘤, 脂肪瘤較淋巴結柔軟得多, 而當纖維瘤受壓時, 則會有痺痛的感覺.

甲狀腺瘤或囊腫亦可能會導致頸部腫脹,情況與淋巴結腫大相類似。甲狀腺腫脹通常會隨吞嚥移動,而淋巴結則相反會保持靜止。

在頭頸部區域有兩大唾液腺,分別是腮腺和頜下腺。這兩個分泌唾液的腺體都非常接近頸部淋巴。有時要醫生臨床區分腫大的頸部淋巴結和染病的唾液腺是很困難的。

時至今天,影像掃描在頸部硬塊的診斷是不可或缺的,他可以幫助醫生作出正確的診斷。若病人的頸部出現腫塊,幾乎絕大部份都需要進行頸部超聲波掃描檢查。超聲波掃描可以帶領導針準確及安全地插入組織,從而抽取標本作病理檢查。因此較為複雜及深層的頸部腫塊則需要磁力共振掃描,以釐定及規劃最適切的治療方案。




耳鼻喉專科 陳慶生醫生





資料來源:www.entific.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Tuesday, September 20, 2016

內窺鏡解開鼻竇炎之謎





一般人認識的鼻,就是三角形的鼻子,其實還有藏在鼻子和面頰後的鼻竇,大小有如拳頭,分別與眼眶和顱底骨接連。在沒有內窺鏡和電腦掃描的年代,醫生單從鼻孔探看固然看不出所以然,即使施手術揭開鼻子,也無法看通透四組鼻竇。

過去只能憑臨牀經驗斷症,病人流出鼻涕鼻膿,就是鼻竇炎,但卻不清楚原因,也不知道鼻膿從什麼地方流出;「有內窺鏡之後,醫生對鼻竇炎的認識改寫」。鼻竇炎是因為鼻竇通道阻塞,令分泌物不能經天然通道流入鼻孔自然揮發,滯留在鼻竇導致炎症。「當鼻膿愈積愈多,令鼻竇壓力增加,嚴重可破壞周邊組織,最常見是鼻膿流入眼眶。」急性鼻竇炎可用藥物治療,包括收縮鼻膜的藥物和抗生素,但當藥物不能根治或反覆發作,變成慢性鼻竇炎,就需要手術。

「以前的手術,用電筒放入鼻孔照明或揭開面皮,然後鑿一個洞讓鼻膿流出。」過去手術鑿穿的孔道,並不是針對鼻竇阻塞了的天然通道,所以病人不久就會復發。

鼻子和面頰後方的空腔,藏着四組鼻竇,分別是上頷竇、額竇、篩竇和蝶竇,有的直接接通鼻孔,有的則間接地透過其他鼻竇接通鼻孔,過去單靠X光無法看清楚,但有了電腦掃描,就對每一組鼻竇的結構和關係,一目了然,再配合內窺鏡,就可以進入不同鼻竇,打開阻塞的通道。

鼻竇炎微創手術,逐漸引伸至鼻腔良性或惡性腫瘤手術。鼻內腫瘤,以前要開刀揭開鼻翼,醫生戴起頭燈,用鉗用鑽鑿,但愈深入就愈難看清楚。鼻竇像一個蜜蜂巢,內裏有好多窿窿罅罅,有了內窺鏡,伸入鏡頭,任何窿罅都一清二楚。

鼻竇外側是眼,後方是顱底骨,鼻竇炎微創手術不單改變了耳鼻喉科,還影響了眼科和腫瘤科的治療。

淚管閉塞,傳統做法是由眼科醫生在眼袋外開刀,將淚袋打開;眼淚管和鼻淚管是連接的,眼淚是經淚管流入鼻,有了內窺鏡,現在可以用微創手術,由鼻孔伸入內窺鏡,在鼻淚管開一個新孔,讓淚水流走。

另外,接近顱底骨的病變或腦腫瘤,患處在頭顱正中心,醫生過去束手無策,現在可透過內窺鏡微創手術,通過鼻孔的天然孔道進入,不但可看清楚病變位置進行切割,同時大大減少對周邊組織的創傷。

在內窺鏡和電腦掃描的幫助下,耳鼻喉科不單是處理耳、鼻、喉的疾病,還兼顧眼和整個頭頸區疾病,版圖愈來愈廣闊。







資料來源: mingpao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Monday, September 12, 2016

鼻敏感



鼻敏感屬港人常見的敏感症狀,踏入秋冬更是鼻敏感的高峰期。不少鼻敏感人士的生活及工作大受影響。

長期受鼻敏感困擾的上班族,最怕被敏感症狀影響工作,鼻敏感又發作,晚上經常睡得不好,又不好意思經常請假看醫生,怕影響上司對我的印象,甚至影響升職的機會。

由於鼻敏感與傷風感冒的症狀十分相似,有時鼻敏人士也分不清楚。鼻敏感與傷風感冒的病徵,確是十分相似,但可從不同角度分辨。鼻敏感的人會鼻塞、流鼻水、鼻痕及打噴嚏,而且情況會較嚴重,有時還眼痕及流眼水。」

而傷風感冒的病人,除了鼻塞流鼻水,還會咳、有痰、發熱、喉嚨痛及肌肉痛等。鼻敏感人士則較少上述症狀。另外,傷風感冒一般數天便會痊癒,鼻敏感的症狀則可能長時間持續。

口服抗敏感藥一般可分為第一代及第二代。第二代亦即是新一代無睡意抗敏感藥,普遍服用後無睡意,效用維持較長時間,一般一日食一次便夠。而舊一代抗敏感藥的睡意較強,持續效用比較短,所以一日可能要服用三次。

其實鼻敏感會大大影響工作及學習表現,主要是因為鼻敏症狀會影響睡眠質素,從而影響翌日的工作及學習精神。李立言稱,嚴重的個案,更會導致有睡眠窒息的情況。

綜合坊間常用作舒緩鼻敏症狀的方法﹕

方法一:減少環境中的致敏源,勤用溫清洗床單被鋪,以及減少使用地毯。

方法二:使用口服抗敏藥可緩鼻敏感,如醫生所說第二代無睡意配方,作用長效達24小時。

方法三﹕用鹽水洗鼻。

方法四﹕使用類固醇噴劑。




參考資料: http://www.entific.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Wednesday, September 7, 2016

潛水相關的耳鼻喉科問題







大部分與潛水相關的耳鼻喉科問題,都是由於中耳腔和鼻竇內的壓力變化,造成壓力差而產生問題。潛水員每下潛10米,身體就會承受多1個大氣壓力,若中耳和鼻竇內的壓力因無法調節而仍處於水面壓力的話,內裡的空氣就會形成負壓環境,導致粘膜充血和出血。

大部份與壓力有關的問題,都是發生在首2米的深度。因此,潛水員在下潛的早段,要慢和有耐性,確保身體沒有不適後,才可以繼續下潛。

以下是潛水員有機會遇到的耳鼻喉問題:

耳痛

大部份的耳朵疼痛是由於潛水員下潛時,無法等壓而造成中耳壓力失調。這是因為連接中耳及鼻咽的咽鼓管閉塞。咽鼓管會因過敏性鼻炎,鼻竇炎或傷風而腫脹,而變得容易閉塞。其他情況如耳垢阻塞、外耳道炎和天生外耳道狹窄,都會造成耳朵下潛時疼痛。

有一些貼示可以預防下潛時咽鼓管閉塞,例如在下潛時,保持頭高脚低的姿勢,增加呼吸頻率,和減慢下潛速度。在傷風或鼻敏感發作時應避免潛水。

假如潛水員經常遇到耳痛問題,他就應該接受全面的耳鼻喉檢查和耳壓力測試,並找出問題的根源加以治療。

頭暈

除了聽,我們的耳朵還負責平衡。在海底失去平衡會迷失方向,導致嚴重後果,危害安全。患有耳水不平衡的病人,特別是在病發的時候,應避免潛水。鼓膜穿孔(慢性中耳炎)患者亦不宜潛水。因為海水會經穿孔流進中耳而引發急性眩暈,嘔吐和迷失方向。

在耳骨深處藏着一個很脆弱的器官──內耳。內耳在潛水時受傷亦會導致頭暈,在潛水員過度用力等壓時「谷」穿,有機會引致耳水外漏,患者會突然頭暈及失去聽覺。如果不及時治療,很可能會導致永久性失聰。曾接受過耳科手術的病人應在參加潛水運動前請教耳鼻喉科醫生後,確保安全和適合,才可以下水。

鼻腔問題

鼻竇是由許多氣室組成的,因此亦會受到壓力差影響而受傷。若鼻竇出口因病變而阻塞,就會引致前額頭痛,臉頰疼痛和牙痛。而阻塞的鼻竇黏膜會因負壓而充血,導致流鼻血。常見導致鼻竇阻塞的疾病有鼻瘜肉、鼻敏感和鼻竇炎。

事實上,大多數在潛水時發生的問題,都可以通過適當的訓練和指導去避免。如果你遇到任何上述症狀,應該及早諮詢耳鼻喉科醫生的意見。潛水其實是一項相對安全的運動,人人都應該嘗試,跳進碧藍的大海,去享受這個佔我們地球70%面積的奇妙世界。



參考資料: Healthy D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Monday, August 29, 2016

兒童中耳積水 / 中耳積水





兒童患有中耳炎十分普遍,它會導致聽力困難,令語言發展遲緩、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學習能力,所以他們一般在校內的成績較差。因兒童的鼻子細小且窄,加上他們的免疫能力還未成熟,往往就抵抗病毒和細菌的免疫力均較成年人差,這是兒童患有中耳炎的主因。

積液性中耳炎又名中耳積水。因中耳腔內的負壓力引致中耳發炎,使液體由發炎的黏膜表層流進中耳空間形成積水。中耳腔連接著鼻後面的耳咽管。一般來 說,耳咽管是封閉的,以防止細菌進入中耳。但吞嚥時耳咽管內的微細肌肉會瞬間打開,令空氣迫入中耳,並維持中耳內及耳膜外的氣壓相同。當兩邊耳膜的氣壓一 樣時,耳膜接收聲音的反應保持最佳狀態,而我們的聽力也是最好的。

可是,當中耳的氣壓下降,耳膜會被向內拉至不能正常震動,聽力便會減弱甚至受損。隨著中耳發炎,積水充滿中耳,當積水到達耳膜位置,便無法再流動, 聽力便會因此而減弱。所以,患有部份或完全中耳炎病人在某些場合會感到不適,例如飛機下降時耳朵受壓變得異常敏感、吞嚥時有氣泡聲、淋浴後彷似有水入耳而 影響聽力、耳鳴,甚至間中有耳痛等。

由於任何情況下都會令耳咽管受阻,導致一邊或兩邊耳朵患有中耳炎。一些常見的疾病如鼻敏感、上呼吸道的病毒感染和中耳感染,又或是不常見的鼻咽癌均會令中耳積水,而避免患上鼻敏感及預防感冒或會防止中耳炎。

然而,青少年或成人患有中耳炎並不常見。若有此情況,會先考慮患者有否鼻咽癌的可能性,因南中國地區的鼻咽癌發病率是全球之冠,每年平均10萬人中有30宗新症,及早確診可增加治癒機會。

最後,中耳積水會令患者的耳道阻塞及聽力受損,一般是暫時性,尤其在感冒後會持續數星期。若不適的情況持續,建議你儘快找醫生確診,進行耳道或鼻咽癌檢查。





 
 
參考資料: www.entific.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Tuesday, August 23, 2016

注射隆鼻及隆鼻手術

 

注射隆鼻

由於隆鼻式的鼻矯形在亞洲十分流行,因而令到非手術性鼻矯形成行成市。所謂非手術性鼻矯形,亦稱注射性矯形,主要是透過注射填充劑達至隆 鼻的效果。常用物質包括透明質酸 (Hyaluronic Acid, 又稱玻尿酸), 微晶瓷 (Calcium Hydroxyapatite) 等。

這種方法好處是簡單而需時較短,一般二十到三十分鐘左右可完成。但是,由於注射填充劑只可輕微改善鼻形,所以不是所有人也適合。例如,鼻翼左右不平衡,鼻 子過大或比較嚴重之鼻部畸形等等,就需要透過手術去修復。大部分的填充劑在過一段時間後會自動溶解,例如透明質酸物料通常維持半年至九個月。因此需要重覆 注射,方可以維持效果。 但是,注射性隆鼻並非完全沒有風險,如注射位置紅腫,瘀傷,甚至發炎等。此外,於同一位置多次注射,會有機會影響該位置的血液循環,嚴重甚至會造成皮膚壞 死。

隆鼻手術

至於手術性鼻矯形,則適合比較嚴重之鼻部問題,鼻子過大,或有功能上問題如鼻塞之人士。例如上期的例子陳先生和Jacky 仔,都需要做包括通鼻塞在内的矯形,才可以幫助他們改善呼吸。方法是把整個鼻中隔重整,從而達到内外兼顧的效果。至於 Mary,則只需要用植入物把鼻樑隆高就行了。

隆鼻手術之植入物,可分為自體移植和異物植入兩種類型。自體移植的植入物是來自患者身體的其他部份。例如鼻中隔軟骨,耳朵軟骨或肋骨等。好處是副作用如排 斥或發炎等,較異物植入為低。異物植入的植入物一般是人工物質,例如矽膠 (Silicone) 或合成的聚合物,如Goretex等。異物植入的好處是手術時間較短,而亦不需在病者其他部份造成傷口。

一般來說,單純隆鼻的手術時間較短,大約四十分鐘左右。内外都做的鼻中隔重整,手術則需三至四小時左右。此外,在手術後鼻形也不是立即變美的。因為手術後 臉部會出現水腫或瘀腫,單純隆鼻的病人要過一個星期,鼻中隔重整的病人則要兩個星期,才能恢復正常的工作生活。那時候腫脹應已回復七八成左右,別人不留意 便不會察覺手術的痕跡。這亦是爲什麽有些病人在整容後會留在家裏兩個禮拜不見朋友的原因。



 
資料來源:信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Tuesday, August 16, 2016

頭昏耳鳴關耳朵事



你本身有否頭昏或身邊的朋友有此徵狀?若出現頭昏之餘,還有聽力損失、耳鳴或天旋地轉,那麼問題可能源於耳朵,故此向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求診是最好辦法。

由內耳問題所引起的聽力及平衡問題一起出現並不常見。當聽力突然減弱並出現頭暈,這可能是突發性的聽力損失。然而,一般相信可能與病毒或感染有關。基本治 療原則是保留患者的聽覺,而最有效的黃金治療時間為首兩星期內。由於相信此症是炎症性的,醫生會處方兩星期的高劑量類固醇予患者以減輕內耳和或神經發炎, 同時會處方藥物以增加患者的血流量,從而輸送足夠的氧氣到內耳。另外,2/3以上患者假如在黃金治療期內接受治療,這可使他們部分甚至完全復原。

耳鳴、耳朵脹滿感、聽力受損跟眩暈一同出現是不尋常的,而這種眩暈是非常嚴重的。患者一般難以站立並會嘔吐,此症狀被稱為美尼爾氏綜合症。患者會於二十四 小時內突然痊癒,亦會突如其來發作及連續發病,並慢慢地失去聽力。醫生一般會處方藥物治療病者病徵,例如給予止嘔藥。如果情況嚴重,需考慮外科手術治理。 眩暈病因是一種名為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症所引致。每當患者移動頭部便會感到眩暈和嘔吐,患者只好不郁動頭部。然而,患者不會出現聽力損失或耳鳴等問題, 此症狀往往是由於平衡系統發生問題而產生的。上文提及我們耳朵的平衡器官均有三個載有液體的半規管,作用是透過耳石接載感應器的動作。有時它會變得過分刺 激,此時患者移動頭部,錯誤訊息會被傳送到腦部,令腦部變得混亂和眩暈。治療BPPV的是針對性練習以校準感應器,如患者能正確被診斷,治療非常有效。

最後,治療所有眩暈情況時,抗暈藥物都十分重要,它效果顯著且可很快紓緩不適,並會穿過血腦屏障以平息患者腦部反應,但患者會感到睏倦。

耳鼻喉專科醫生 蘇明順





資料來源:www.entific.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