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29, 2016

非腫瘤性唾液腺疾病 (下)



上期我們介紹了唾液腺的功能及相關的毛病。今期我會繼續談及其他常見的唾液腺疾病,如唾液腺結石。

結石的成因尚不肯定,但有可能跟唾液分泌減少和口腔受細菌感染有關,而唾液腺結石與膽石和腎石則沒有直接關係。結石所引致的病徵取決於結石的大小,較小的結石會導致短暫口水腺管閉塞後自然排出,受影響的唾液腺會有短暫的疼痛和腫脹,甚致沒有任何症狀。但若是體積較大的結石,則會困在腺管內,導致口水不能排出而引起持續疼痛和腫脹,因為進食會刺激唾液分泌,所以大多數患者會在用餐時感到唾液腺腫脹和疼痛,而累積的口水則會在數小時後被身體慢慢吸收。

然而,被困的結石會引致唾液腺復發性感染,累積而靜止的唾液會形成更多結石,持續的發炎和感染會導致口水腺管收窄、唾液腺萎縮及失去功能。因此,要找出結石的位置十分重要,X光檢查是最方便及傳統的方法,但很多腮腺結石是不能從X光檢查中看到的。現時,超聲波掃描已逐漸取代X光成為可靠的第一綫診斷方法,它可以確定結石的位置和大小,同時亦可檢測唾液腺其他病理如腫瘤。

在去除結石方面,傳統上在腺管淺層的結石是通過切開口腔粘膜,打開唾液腺管,然後將結石移除。可是,要根治更深入的結石,則需要手術切除整個腺體。當然,外科手術是存在一定的風險,其中神經綫損傷是最嚴重的後遺症。

隨著內窺鏡技術的不斷演進,醫生現在可以將一枝3至4毫米的唾液腺內窺鏡放入唾液腺導管內,它可以看到一些超聲波掃描錯過了的細微管道病變,繼而進行精確的微創手術。手術前可進行局部麻醉,醫生會在導管出口做一個微小切口,然後放入專門設計的內窺鏡,以目視檢查整個管道,找出並經內窺鏡管道治療結石或管道收窄,結石可通過一個專門設計的籃子和鑷子去取出,而較大的結石則需要以激光碎石後取出。取出結石後,醫生會檢查管道末端是否同時存在多粒結石或管道收窄,而狹窄的管道可以特殊的氣球把它擴張。

唾液腺內窺鏡正逐步取代其他影像學檢查,成為診斷和治療唾液腺阻塞性疾病的首選療法,單獨或結合外科手術,可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高風險唾液腺切除手術。



耳鼻喉專科  陳慶生醫生





資料來源:www.entific.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Monday, March 21, 2016

概括非腫瘤性唾液腺疾病 (上)




我們很少留意自己的唾液腺,但千萬不要小看這幾個腺體的功能。人有三對唾液腺,又名口水腺,分別為腮腺、頷下腺和舌下腺。腮腺位於耳珠下方,頷下腺位於下巴骨的下方,而舌下腺則位於口腔內舌下的位置。我們的唾液腺每天分泌1.5升唾液 / 口水。唾液大部分成份是水,其它成份包括消化酵素、生長因子、殺菌酵素和免疫球蛋白。其功能包括保持口腔衛生、幫助牙齒健康、提升味覺感應、協助吞嚥及消化、提高對聲音的敏銳度和咬字發音的清晰度。若唾液因病而分泌不足,便會導致口臭、蛀牙、口腔潰瘍、說話及吞嚥困難。

常見的非腫瘤性唾液腺疾病包括腮腺炎、口乾症和唾液腺結石。急性腮腺炎又名“生痄腮”,通常影響耳朵下方的腮腺,它通常由病毒感染而引起。在有腮腺炎疫苗接種的年代以前,這是一種常見於兒童的傳染病。現在所有香港的學校都會安排醫護人員為學生接種麻疹、腮腺炎及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疫苗),所以“生痄腮”已很少見了。目前,大多數腮腺炎都是由細菌感染而引起,而患者大多數是成年人和長者,他們大多數是因為口腔衛生不佳、脫水、免疫功能下降和唾液腺管被結石梗塞,讓口腔內的細菌有機可乘,經唾液腺管進入腺體而引致唾液腺被細菌感染。患者會發燒,腮腺位突然腫脹和劇痛。如果不及時治療,有可能形成膿瘡。急性腮腺炎的治療包括補充足够的水分、抗生素和保持唾液腺分泌暢通。唾液分泌會因為精神壓力、藥物、輻射和自身免疫性疾病而減少。

還有,精神壓力會增加交感神經訊號而減少唾液分泌。某些藥物如精神科藥物、抗敏感、抗組織胺藥,以及用於治療高血壓的利尿藥,都會減少唾液分泌而導致口乾。唾液腺非常容易被輻射損傷,因此大多數曾接受放射性治療的頭頸腫瘤患者都會經歷一定程度的口乾症。他們上街時,往往都需要帶備一瓶水以補充水份,但隨着放射性治療技術的進步,現今的三維強度調控放射性治療法已大大降低輻射對唾液腺造成的損傷。

另外,有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的病人較容易口乾,其中一種疾病名為修格連氏症候群(Sjögren's syndrome),又名乾燥綜合症,主要是自身免疫系統過於活躍,導致B淋巴球增生,製造許多自身抗體攻擊唾液腺和淚腺而導致口乾和眼乾。

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經唾液腺管帶到口腔。這細小的管道若因收窄或結石而造成阻塞,便會導致經常性的唾液腺發炎。我們將會在下一篇文章繼續討論有關疾病。


耳鼻喉專科  陳慶生醫生





資料來源:www.entific.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Monday, March 14, 2016

下巴重建 (下)







我們先談談因外觀問題而進行下巴重建手術的方法。

事實上,中國人的下巴一般較外國人短,但很多時候只是外觀受到影響,不會構成呼吸困難等問題。因此只需要進行隆下巴手術便可以。 此手術可用外切口 (即頸部與下巴的空隙位置)或內切口(即口唇或牙齒中間的黏膜位置)放入填充物(如矽膠 Silicone或Gore-Tex),使下巴增濶及增長。物料方面亦有不同大小及形狀以供男女選擇。因傷口被下巴掩蓋,不易被人察覺。若要表面完全沒有疤痕時,可選擇內切口手術。

除手術外,患者可利用針藥,如注入透明質酸 (Hyaluronic Acid) 在下巴位置,使之豐滿。因下巴軟組織層較厚,其安全性(即治療後患處發炎或排斥)相比鼻注射安全。另一種亦廣泛採用的物質為鈣化合物針藥 (Calcium Hydroxyapatite),其持久度約1年半至2年,亦較透明質酸為長。此外,亦可抽取自體脂肪注射下巴位置,讓外觀上更為飽滿。

風險方面,手術過程中有機會破壞下巴感覺神經 (Mental Nerve),從而出現口唇麻痺等症狀,爲患者帶來不便。因手術前醫生會透過X光或電腦掃描了解患者神經出口位置,避免在手術時觸及,所以此情況並不常見。

至於上回提到的下巴骨矯形手術 (Genioplasty) 亦有另一風險,就是釘固了螺絲的傷口難於癒合 ,又或是癒合情況並不理想 (Non-Union),患者會因而感到痛楚。若情況嚴重,可能需要重做手術,拉近接口位或用骨移植 (Bone Graft) 填補,以改善上述的情況。

術後初期,患者嘴嚼或說話時會感到痛楚,可避免吃過硬的食物;而下唇及下巴周邊皮膚有機會出現輕微麻痺感,但在神經線沒有受損的情況下,患者於一星期後便可完全康復,約半年至一年後下巴骨會完全鞏固。若有需要,可取出螺絲及鋼片。但因螺絲及鋼片體積極小,一般來説不會產生問題。就算外遊過海關時,金屬探測器亦不會會探測到螺絲或鋼片的存在;可是,如有需要,患者可要求醫生給予証明文件作海關參考。


耳鼻喉專科 黃德彰醫生




資料來源:www.entific.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Monday, March 7, 2016

下巴重建 (上)



下巴內蘊下顎骨及被多層肌肉包圍著,嘴邊四周均是肌肉、脂肪及皮膚。一般要進行下巴重建的患者有兩大可能之原因:-)功能性問題 二)外觀性問題。

功能性問題例如下巴太短,導致出現「哨牙」;相反下巴太長時,患者的下排牙位置過前,有「倒頜」的情況。兩者均會引致牙齒咬合問題,即上下排的牙齒不能正常接觸,導致咀嚼困難。此外,下巴短患者亦較容易患有睡眠窒息症。這是由於下巴骨與舌頭相連,當患者仰睡時舌頭向後移,便容易阻塞呼吸道,形成窒息。

至於外觀性問題例如下巴過長或過短,令患者看起來面部比例不均衡,外觀上不太好看。客觀的標準可參考病人之側面X光 (Lateral cephalogram) 或照片。在側面X光片看下巴位置是否合適,方法是先把外耳道點至眼眶下連線,再將此線與鼻根位置成90度後拉下,若此線剛在下巴骨位置即表示下巴比例合適,此方法名為法蘭克福平面(Frankfurt Horizontal Plane)。

功能性問題的患者,即意味著同時擁有外觀問題。若下巴過短,手術做法會於下顎骨水平位置分割,將骨頭拉前(範圍由6MM至10MM不等,以改善呼吸為目標),然後利用螺絲及細小鋼片固定切口部位。切口一般在口腔內或牙齒間的黏膜位上,因此不易看見。完成後用可溶線縫合(使術後不需拆線)及膠布固定便可,約一星期後便可拆掉膠布。

若下巴過長可透過手術將下顎骨水平分割並將整個骨頭拉後,並以螺絲及鋼片固定。除此之外亦可直接把顎骨削細。

還有下巴後縮者,他們就算把下顎骨拉前也不能達到理想效果。此時,除了將整個下巴骨拉前外,還可抽取自身下巴骨頭填補空隙處,達致上下巴位置同時拉出。另一做法則是在患者肚部位置抽取脂肪或矽膠填補空隙處,令下巴突出。除上述外,若下巴骨出現歪斜,亦可在手術中把突出的骨頭削細,患者可選擇分開或同時處理。

最後,如整個下巴出現過度凹陷或傾前時,比較大型之矯形手術需與口腔頜面外科醫生同時進行。
........續

耳鼻喉專科 黃德彰醫生




資料來源:www.entific.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Wednesday, March 2, 2016

唾液腺腫瘤



治療唾液腺腫瘤前,耳鼻喉醫生會建議先進行抽針細胞檢驗。由於不是100%準確,因此,所有唾液腺腫瘤都應以外科手術切除,以肯定腫瘤的類別和防止面部出現併發症。

傳統的腮腺瘤切除手術,切口是由耳朵前面一直延伸到頸部,因此頸部傷口明顯且不美觀。最新的拉面皮手術,便可避免此情況,因其切口可將傷口隱藏在髮線內。加上隨着內窺鏡手術的普及化,耳鼻喉醫生在內窺鏡的輔助下,可用更小的切口切除某些位置的唾液腺腫瘤,從而大大提高了美觀效果和患者的滿意度。

耳鼻喉科醫生進行淺葉腮腺瘤切除手術時,為了防止腫瘤復發,會將腮腺瘤與周邊連接的部分正常唾液腺組織一併切除。我們的面部神經分支是隱藏在腮腺內,因此面部神經有機會損傷而導致麻痹。事實上,大部分面神經損傷都是因手術期間神經線受到過度拉扯而導致短暫面肌無力,在此情況下,患者只須服藥,面部功能便可在幾星期內復元。然而,如果神經線被意外切斷,即使立即接駁在一起,面部都會出現明顯的不對稱。所以,耳鼻喉科醫生必須非常熟悉面神經線解剖及在手術中加以保護,他亦可利用面神經監測儀器確定其位置以避免損傷面神經,此儀器在復發和複雜的腮腺瘤手術中是不可或缺的。

在進行此項手術時,藏在腮腺腫瘤內的耳大神經通常亦會無可避免地被切除,由於它是一條供應耳珠感覺的神經線,耳珠會短暫失去感覺及難以佩戴耳環。而切除腮腺手術的另一常見晚期併發症是弗雷綜合症,這是因皮膚的汗腺受到唾液神經線的刺激所致,患者在進食或飲水時腮腺皮膚會大量出汗。如情況嚴重,可利用肉毒桿菌注射以作有效及持久的治療。

治療惡性涎腺腫瘤則較為複雜,需要涉及大規模的根治性切除和重組手術,而周圍的淋巴結亦可能需要通過頸淋巴結清掃術去切除。大部分患者均須接受術後放射治療以防止腫瘤擴散或復發。



資料來源:信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Tuesday, March 1, 2016

鼻咽癌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資料顯示,2011年有超過800宗新症呈報,患者以男性為主,共632人,女性患者為230人。在本港十大常見癌症和十大致命癌症中,鼻咽癌同樣位居第7位。該年死亡個案逾300宗,亡者亦以男性居多,共284人,女性為68人。

鼻咽癌,常發生在中國華南地區的人士身上,故亦稱為「廣東癌」。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資料顯示,在2011年本港十大常見癌症中,鼻咽癌位居第7位。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陳慶生指出,這病男性患者居多,40歲是發病高峰期,主要有三大病徵,分別是耳鳴(鼻咽管道因有腫瘤壓着耳朵而產生耳鳴)、流鼻血(特別是每朝一起床,發現流鼻血、口水帶血絲等)、頸部淋巴核脹大(鼻咽癌會按規律擴散到頸部淋巴核)。但大部分患者被確診時,已不是早期階段,這可能跟患處太隱蔽有關。

鼻咽位於鼻腔盡頭、喉嚨上方的位置,肉眼根本無法觀察到,只能憑特別的檢查儀器才可找出毛病。鼻內窺鏡是最準確的檢查方法,最大好處是醫生可在無創的情況下,把鼻咽喉腔管的內部情況,看得較仔細。抽取活組織作化驗亦是一種準確的檢查方法。至於抽血則是較為簡單的檢查方法,檢查項目主要是EB病毒抗體,這是一種可誘發鼻咽癌形成的病毒。

由於檢查發現鼻咽癌患者帶有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的比率較高,故此近年有研究懷疑可能是這病毒引發鼻咽細胞異變。至於鼻咽癌與EB病毒是否有直接關係,至今仍未有科學家確定。原來這病毒在人群中相當普遍,大部分成年人都曾接觸過,但因沒有徵狀而未有為意。此外,就算受到病毒感染,大多數人士也未有患上鼻咽癌,所以兩者是否有關連,還尚待深入研究。

若懷疑自己可能患上這病,最緊要盡快求醫,因為若及早確診並進行適當治療的話,康復機會高達8成。治療方面,醫生會視乎病情而決定較適當的方法,有些只接受電療,有些要同時間接受電療及化療,有些則於完成電療及化療後再動手術。化療有一些副作用,如想嘔、沒胃口、疲倦、不停睡覺等。電療則有併發症,如輕微灼傷皮膚、減少口水分泌、枯骨等,但隨着電療相關技術的不斷進步,已大大減輕併發症的嚴重性。若不幸舊病復發,則需要動手術。值得留意,鼻咽癌的復發率不高,病情期數愈早發現,復發機會亦愈低。

預防永遠勝於治療,想避免患上鼻咽癌,且聽聽陳醫生的叮囑:「雖然這病成因至今不明,家族傳遺是其一高危因素,如果家族成員曾患有這病,其他人就要小心。飲食方面,除養成均衡飲食習慣外,大家還要避免進食醃製食物,如鹹魚。良好生活習慣、正常作息時間、多做運動、保持心境愉快等,同樣是老生常談的防癌貼士。」



資料來源:太陽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